学术研讨

    主页 > 学术研讨 >

    创新理赔模式建立高绩效运行体系 太平洋财险青岛分公司 王锐娜

    时间:2024-02-19 10:39 来源:【青岛市保险学会】
            当前理赔管理工作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形势均发生了极大变化,理赔线面临资源配置难以与业务规模同步增加、成本控制趋严和客户服务需求提升等诸多挑战。如何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提升人均产能,以有限资源快速解决大量新增案件、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服务需求,成为关系到公司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新形势下,理赔管理工作必须应势而变,顺势而为,通过新科技赋能、集约化管理等手段,建设集约高效的运营体系。
            一、 理赔管理工作环境的变化和面临的形势
         (一)保险覆盖面扩大、客户服务领域的持续拓宽对理赔服务供应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2022年青岛行业财产险累计保费收入177.3亿元,同比增幅8.4%,以2019年保费收入为基数,近三年保费增幅分别为:12.1%、12.3%、8.4%,保费规模持续提升。
            从业务发展来看,传统车险业务依然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非车险市场潜力大业务规模快速发展,成为顶梁柱。车险、意外险、农险等将是今后一定时期推动公司业务持续增长的核心领域。分散型险种存在赔案数量快速增长、出险区域分散的特点,要求理赔线能够快速解决大量标准化案件;新兴险种具有专业要求高,理赔方案定制化或多样化要求,需要理赔端配置专业服务团队;车非融合险种保险责任广,要求理赔端能够实现多险种的综合性作业;除此外防灾防损、大灾应对等工作也对理赔端提出了更高、更优的挑战。
           (二)保险责任扩大,盈利空间的进一步压缩对理赔成本管控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车险综合改革从2015年6月启动,历时5年分阶段推进,2020年9月19日车险综改被称为史上变化最大改革方案。此次综改将交强险总责任限额从12.2万提高到20万元,商业车险保险责任增加了全车盗抢、玻璃单独破碎、自燃、发动机涉水等保险责任,删除了事故责任免赔率等免赔约定和免责条款;商车险产品更多样化,设定附加费用率上限由35%下调为25%,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等;2020年全国各地逐步统一城乡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城农标差异取消。随着综改的落地推进,交强险保额提升、商业险保险责任扩大,人伤赔付占整体车险比例在逐年提高,理赔成本管控压力骤增。非车险市场群雄逐鹿,传统险种费率下降,新兴险种定价及赔付风险难已精准把控,长期处于盈亏边缘。
            (三)集约化进程加快,新管理模式和要求对理赔强化作业能力建设、资源控制整合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保险公司普遍采取集约化管理压缩管理层级,降低作业成本,但随着集约化管理的推进,保险公司对外部公估人、代理人、修理厂等协助工作的依赖不断增加,引发了新的潜在风险。长久以来理赔内、外部资源大而多,资源管控和整合能力参差不齐,如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包括人力资源、机构网络资源、客户资源、修理资源、公估和海内外代理等在内的各类资源配置效率,将优势资源转换为市场竞争优势,是理赔线长期面临的问题。
            理赔由于作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普遍存在运转效率不高的现象,在内部作业效率上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22年度青岛市车险服务质量评价数据显示,仅“商业险5000以下案均报案支付周期”这项指标,各保险公司之间就存在明显差异,赔付周期最短的5.4天,最长的31.04天,差距显著。
            二、主要问题表现
          (一)在理赔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又快又好的消化大量新增案件;
          (二)如何有效管理规范外部资源力量,实现对公估、维修等服务供应商的有效考核和质量监督;
          (三)风险点增多,利益漏出点多而分散,如何从大量案件中快速识别、准确抓取真正的风险案件,并实施核心风险管控;
          (四)如何构建新形势下的理赔管理体系并实现量化考核,形成完善的赔付成本管控激励约束机制,实施分级分类的理赔质量监管、绩效考核。
            三、创新理赔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要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适应新形势下的理赔工作要求,需明确理赔线定位、实施理赔组织架构、管理模式、流程的全面创新优化,借助科技赋能,实现创新突破,通过构建高效的理赔运行体系,助力公司的健康永续发展。
          (一)明确理赔定位
            找准并控制好理赔的核心风险点,为公司经营成本降低做出主要贡献,是理赔的使命所在。
            用改革创新的方法高质量完成好大量赔案处理,是理赔的职责所在。
            全力推进智能化新技术应用水平,提高和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是理赔的基础所在。
            将理赔资源转化为促进分公司业务发展的动力,为分公司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持,是理赔的价值所在。
          (二)管理模式创新
            顺应发展趋势,深化理赔经营集约管理,按照“高度集权、垂直管理、融合作业、统一考核”的原则,加大公司层级直接控制核心风险点的能力,缩小区域、机构服务差距,提升运行效率,压缩运行成本。
    在高度集权集约方面,公司要强化核心岗位、操作的完全集中和授权管理工作,实施专业分类管理,划分作业功能区。强化系统理赔质量指标体系的完善,制定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出台人员考核及薪酬意见。集中控制  核损、核价、核赔等核心风险点,集中数据分析、监控及考核评价管理,实现关键环节的理赔高度集中。
            在垂直管理方面,重建高效集约的组织架构,实施扁平化管理,打破层级,管理去行政化,减少行政管理岗位和层次,增强管理穿透力,管理指令辐射半径广,穿透力度强,可直达作业端。
    在融合作业方面,梳理岗位设置及配置情况,相似岗位融合作业,打破车、非险种壁垒,在单证接收、理算等与客户密切接触的环节实施险种融合,提高人均产能和客户满意度。如标准化制式小额案件接单、理算、核赔岗位融合,车险、意外险险种融合,如责任险、意健险、车险人伤岗位融合作业,同一平台作业,多险种同步理算,打造运行高效的作业平台。
            在统一考核方面。制定岗位专业等级评定标准,组织专业培训,根据水平和能力实施核心岗位授权,实现责权力的匹配。突出指标牵引作用,建立统一的绩效考核和作业看板、监控平台,通过量化指标评估工作能力,指导工作质效的提升,实现岗位人员的全面绩效考核。建立灵活分析系统,对常规监控指标完成自动监控和分析。
          (三)提高智能化应用
            加快自动化和线上化实施进程。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及客户需求,积极推广理赔新工具应用,提高人工产能。利用微信、指尖等线上化工具实现线上线下的智能交互,改善客户体验,提升案件处理速度。对分散性、人工成本较高、风险较低的案件进行系统化分流,开发系统自动化处理。如、一键收单,单证扫描后自动识别上传系统,系统自动核损、核价、理算、核赔等。
           建立线上线下案件分流运行模式,加快小额案件处理速度,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释放有效人力服务大案重案,提高案件质量。实践中微信理赔、线上理赔等新模式,为运营成本优化、客户体验提升、理赔时效加快做出重要贡献。根据行业评价数据,各保险公司小额案件结案周期与线上化程度有密切的正相关联系,线上化程度高的公司案件周期明显优于正常案件。应用线上理赔新工具,改变传统理赔流程,提升客户体验,降低理赔成本,已成为行业主流趋势。从功能点来看,智能应用、大数据运用、线上赔、智能机器人、智能图像识别、AI图像识别定损等技术将持续革新,成为今后主要理赔手段。线上产品平台化,理赔甚至业务全流程线上触客,理赔覆盖更广、体验更佳、风控更强。
           (四)优化业务流程
    按照客户群、案件类型、业务渠道合理设置差异化的理赔处理流程,并用系统固化。保险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将车险案件按金额区间、案件性质、风险类别等进行划分,分别执行不同的理赔处理流程,提高小额案件处理效率,实施小额案件速赔处理,强化大案质量管控,关注保险责任和赔付的合理性,从严把关,在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提高赔案质量。
           简化理赔单证和手续。在充分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牢牢把握确定保险责任和确定损失标准两个关键要素,减少理赔实务中为控制非核心风险而给客户索赔设置的不必要门槛;提高系统关联性和自动识别处理能力,减少手工录入和信息重复采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的积极有益的大胆实践。速赔案件的处理采取内繁外简,无纸化流转,可实现与客户的理赔全程无接触,降低了理赔成本。
           优化、重置人伤介入、损余管理等簿弱环节流程。对理赔各环节进行重新梳理,前移服务关口,改进服务流程,缩减环节时效。如,将介入环节前置到参与治疗方案制定、伤残鉴定、交警调解、交强险诉讼等环节,简化大案损余、修复审批流程,非车险大案核赔前置等。
           (五)建立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平台
           对涉及的理赔资源、供应商进行整合,建立全流程的线上体系、综合性平台。设置增值服务、风预风控、汽车维修、精准送返修、损余处置、增值抵扣等专业化模块管理;对供应商及服务资源的管理由单线转变为综合性、并在战略、组织和模式等方面重塑管理新模式。对供应商的选定和运行评估,从风险管控角度出发,设置定量、定性指标考核,定期分析检视服务成效和潜在风险。通过资源的整合,精准投入服务资源,探讨消服一体,让客户价值度与增值享权匹配,提升客户存续率。
           (六)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理赔后监督机制
            认真区分案件风险点、利益漏损点,明确管控重点、风险触发条件、阈值,形成高风险案件规则风查模型,通过系统方式完成案件的初步风筛评估,管控风险。如:对报案电话、出险时间、出险时段、车辆性质、损失程度、案件类型等因素进行风险赋值,通过系统完成高风险案件的自动识别的抓取,将风险控制在作业前端,使大部分无风险和低风险案件进入速赔通道。
            建立健全理赔业绩评价系统。强化理赔质检监控,通过RPA、作业监控体系等形成理赔后监督机制,常态化检视案件质量。明确各岗位的基本理赔质量管理、服务要求和技能要求,合理界定属于激励约束的工作范围。明确岗位绩效高低的衡量标准,定期公布绩效考核结果,横向纵向进行比较分析,与个人薪酬、晋升紧密挂钩。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研究建立调动员工减少公司利益漏出积极性的机制,通过量化指标、系统化管控,完成人员技能定级、优先晋升等考评动作,推行核心工作终身责任制,提高从业人员责任心。
           (七)加强客户信息管理和利用
            通过系统化信息收集的优化和提升,加大对出险车辆信息收集的管理力度,通过出险服务,全面了解客户信息,纳入客服信息管理系统,使公司客户信息达到真实可用,服务业务发展和增值服务建设,使定价更合理、赔付更精准、服务更适配。
            成本控制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是理赔线两个核心能力,高绩效的运行体系是理赔生命线,在业务高速增长的同时,保险公司应立足长远,从战略角度思考理赔模式,充分利用时代变革,抓住机遇,通过构建理赔专业化能力,助力公司发展。

    上一篇:新科技赋能保险研究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保险业服务质量 北大方正人寿青岛分公司 董春燕

    下一篇:反保险欺诈管理效能提升路径探索与实践 中国人寿青岛市分公司 滕茜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1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