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动态

    主页 > 保险新闻 > 智库动态 >

    青岛保险智库动态 2017年第4期(总第7期)

    时间:2018-04-12 09:58 来源:【青岛市保险学会】
        编者按:青岛保险业专家智库是青岛保监局、青岛市保险学会成立的全国首家地方保险业智库,旨在建立青岛保险业的智囊和参谋,发挥决策支持和政策宣导的作用。《青岛保险智库动态》作为该智库刊物,主要报告专家智库的工作和活动,传递智库专家的观点和声音,并摘编保险业领导和专家的讲话和论述,供关心保险业发展的领导、专家、学者参考使用。

    智库活动
     
        智库专家参加寻找“最美保险人”评选活动 10月31日,青岛保险业智库专家,青岛大学教授刘学宁、青岛开放大学教授王思成,应邀参加青岛财经日报举办的寻找“最美保险人”专家评选活动。本次评选活动分为“网络投票”和“专家评选”两部分组成,专家们根据评选规则及候选人材料好中选优,顺利完成评选工作。
        智库专家参加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2017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于11月15日在山东聊城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山东省保险学会主办。上海、浙江、江苏、江西、安徽、福建、厦门、宁波、青岛、镇江、无锡、泉州等省市保险学会和部分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及保险公司参加了会议。研讨会还邀请了河北省保险学会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共发表了各类保险论文28篇,并编辑了《2017年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由我市保险业智库专家、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刘学宁副教授撰写的论文《保险企业组织形式、管理自主权与运营成本研究》,在会上做重点交流发言,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智库专家参加寻找“最美保险人”活动颁奖典礼 11月30日,由青岛财经日报社、青岛财经网举办的寻找“最美保险人”活动颁奖典礼,在中国青岛新媒体基地举行。青岛保险业智库专家、青岛开放大学王思成教授,代表专家评委参加,并为获奖“最美保险理赔员”、“最美保险代理人”、“最热心公益保险机构”、“服务地方经济贡献奖”的个人和机构颁奖。
        智库专家参加中英财富管理培训班 12月12日,智库专家参加了英国驻华大使馆在青岛金家岭金融聚集区举办中英财富管理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由英国驻华大使馆主办,青岛市金融工作办公室、青岛金家岭金融聚集区管理委员会、英中贸易协会协办。来自全球知名财富管理公司的资深专业人士向青岛市金融领域的100多名管理者与从业者介绍英国在财富金融管理方面的经验,并围绕“中国财富管理的未来——产品和资产分配”“中国财富管理的未来——管理风险,合规性及数字化”进行了分组讨论。
     
     
    专题聚焦
     
        2017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于11月15日在山东聊城举行,来自华东地区的高校、学会和保险公司的专家、学者共发表了各类保险论文28篇。现选取部分专家的论文观点,供各位领导参考。
     
        人口区域间流动与保险开放式增长
    ——基于省际面板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于新亮1  朱铭来2,3  孔艳芳4
    (1. 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2.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4.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加快和区域交流合作密切往来,我国正逐渐步入人口要素自由流动的开放型社会,人口要素区域间流动已成为影响保险业等各类经济活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限于研究视角和数据方法,由人口要素区域间流动带来的地区保险业交互联系被长期忽视。本文在传统保险增长理论基础上,着重考察了人口要素区域间流动对保险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并利用2012~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以人口区域间流动规模为基础的流动空间权重矩阵,按照OLS ® SEM和SAR ®SAC ®SDM的建模顺序和检验规则进行空间计量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及其政策启示主要包括:
        人口区域间流动不仅促进本地区保险增长,而且通过保险认知的溢出效应对其他地区的保险增长也具有促进作用。通过计算人口区域间流动规模促进保险增长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我们进一步得出,人口流动规模每提高1个百分点,本地保险业将增长0.0794个百分点,其他地区保险业将增长0.184个百分点,从而使得全国保险业总体增长0.264个百分点,随人口区域间流动的保险认知溢出对其他地区保险增长的间接促进效应占总体增长效应的三分之二以上。这一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由于人口区域间流动具有显著的保险认知空间溢出效应,是促进保险增长的主要贡献,因此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险异地领取和结算机制等举措鼓励人口要素的区域间自由流动基础上,人口流入地区加强安全卫生、劳动就业、学习交流和技能培训以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度,人口流出地转变发展理念,做好产业承接和调整,提升地区生产力,并利用就业创业政策积极引导主动性人口回流,从而实现地区间良性互动和保险业均衡发展(张伟等,2005)。
        人口区域间流动将地区间影响保险增长的各因素联系起来,构成复杂的联动网络,共同作用于保险增长。各地区保险增长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不仅受到本地保险要素投入、人口结构、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其他地区的保险增长及上述因素也通过人口区域间流动对其发挥作用。总体而言,影响保险增长的本地区外部环境因素并没有像理论预期的那样发挥显著作用,特别是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因素并没有转化为保险发展的驱动力。而地区间人口年龄结构和城乡结构的变化对保险增长产生一定消极影响,这与大规模人口流动短期内冲击两地人口结构而保险产业调整相对滞后相关。此外地区间产业迁移和集聚能够带动保险增长。这一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一方面,各地区不仅需要关注本地区发展保险业的外部环境,而且应加强同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其他地区的资源条件,并避免恶性竞争,整体筹划布局,从而推动我国保险业协调发展(郑伟和刘永东,2008);另一方面,保险机构仍应集中力量加强内部治理和产品创新,提高对保险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反应敏感度,面对流动人口对地区发展的冲击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并适时推出适合流动人口的差异化保险产品(邹红等,2011),这也是“供给侧改革”和保险业“提质增效”的内在要求。
     
    复合触发机制下地震巨灾债券定价研究
    刘素春 米岩 乔慧淼
    ( 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本文基于均衡定价理论,利用其中的代表性代理人方法,根据2000年-2015年的中国大陆地震损失和震级数据,在不同的反馈条件下,对1-5年的地震巨灾债券进行了定价,结合所得到的定价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风险触发反馈条件越严格,则从巨灾债券中获得利息和本金的概率就越大。与普通债券有所不同,巨灾债券在确定触发值后,需要跟踪的信息是在时刻变化的,巨灾债券的运行过程其实是风险暴露的过程,一类触发的债券由于触发机制原因,导致风险暴露的概率更高,因此价格也最低;而二类触发和三类触发通过限制触发条件,其价格也相对更高。
        2. 风险补偿在不增加数据获取和计算量的基础上,扩展了普通风险损失条件下的定价范围,提高了巨灾债券的价格。由于触发一个风险事件和触发所有风险事件之间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所获得的利息补偿的金额,所以一类触发的债券所能获得补偿利息相对最少,而二类触发和三类触发则相对更多,因此体现在整个债券价格上,之前价格低的债券提升相对不显著,而之前价格高的债券则相对会有明显提高。这使得不同种类的巨灾债券的价格相差更为明显,便于不同程度的风险投资人进行选择。同样,风险补偿对利息的处理方式能够吸引其他的投资人,如更注重持续的现金流收入,这也间接提高了巨灾债券的需求。
        3. 折价发行巨灾债券符合投资人的心理预期。巨灾债券在资本市场的发行通常并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吸引尽可能多的投资人购买巨灾债券以分散潜在的风险才是主要目标。我国在巨灾债券的发行上刚刚起步,以国内自然灾害为标的所能借鉴的信息更少,折价出售不仅与期望收益吻合,也能吸引对价格更敏感的投资人。
    基于以上结论,结合目前巨灾债券的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 在行业范围内确定相应的风险指数,以向包括复合触发机制在内的各种触发机制下的巨灾债券提供更丰富的数据。如林木部门计算森林火灾指数,水利部门计算洪涝干旱灾害指数,地震局相关部门计算地震灾害指数;政府应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统筹安排,聘用专家学者对此进行理论论证,使巨灾债券能够基于我国国情定价。
        2.保险企业在委托SPV发行巨灾债券的时候,应尝试发行多种类型的巨灾债券,如一类触发等。我国自然灾害的情况复杂,实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单一类型的债券往往并不能反映真实的市场需求,我国在巨灾债券发展初期应主动发行不同类型的巨灾债券,挖掘不同需求的巨灾债券,通过实际的供求关系以及收益状况,在发展中期重点发行几类巨灾债券,从而实现巨灾债券发行的常态化。
     
    保险企业组织形式、管理自主权与运营成本研究
    刘学宁
         (青岛大学)
        相互制与股份制两种保险组织形式,各有其特征,也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组织形式的长期共存意味着没有哪个形式的基本结构是内在无效的(Mayers & Smith,1981)。竞争总是可以使每种组织形式在适当领域发挥其相对优势,如果企业采用高成本却无效的组织形式,或者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调整,以形成其相对优势,否则将被市场淘汰。根据管理自主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保险公司不同组织形式之间存在管理自主权方面的差异,相互保险公司的管理层的管理自主权相对较弱,而股份制保险公司管理层具有较高的管理自主权。保险组织形式在不同的保险类型间存在比较优势,在长期保险、寿险、汽车保险等保险类型相互保险具有比较优势、管理自主权较低;在工程保险、责任保险等特殊财产保险领域股份制公司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管理自主权较高。不同组织形式的保险公司之间存在运营成本差异,相互制保险组织缔约成本和运营成本低于股份制保险公司,管理自主权差异与保险公司运营成本存在相关关系,管理自主权差异越大,运营成本差异越大。运营成本与保险种类存在相关性,寿险等长期保险领域相互保险组织形式具有更明显的运营成本优势。
        当然,上述结论仍需实证检验证明。同时,本文并未涉及到目前金融混业经营趋势和全球金融一体化,对保险组织形式选择与管理自主权的影响。后续研究将做进一步分析。

    上一篇:青岛保险智库动态 2017年第3期(总第6期)

    下一篇:青岛保险智库动态 2018年第1期(总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