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主页 > 学术研讨 >

    “互联网+”时代下农业保险服务创新研究

    时间:2020-01-03 15:31 来源:【青岛市保险学会】
            摘 要:长期以来,农业保险面临承保理赔难,合规经营压力大,农户体验差等诸多难点和痛点,一直困扰着保险公司。在“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流程,提升服务能力,对于保障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太平洋保险运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管理手段,打造了“e农险”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精准匹配农险市场需求和服务标准。本文通过阐述“e农险”经营管理体系,以“e农险”在气象指数保险上的运用案例,再造业务流程,实现按图精准验标和自动理赔,并探讨了未来农业保险服务创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保险,e农险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自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启动财政补贴政策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得到快速发展。据保监会统计,2016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417.12亿元,承担风险责任2.16万亿元,承保农作物17.21亿亩,业务规模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然而,我国农业经营较为分散,农险保险经营过程中面临诸多难点和痛点,可归结为以下三类:一是承保理赔过程中保险公司风险管理难度大,业务操作效率低,合规经营压力大,保险服务成本高;二是参保农户投保理赔手续繁杂,赔款到位周期长,客户服务体验差;三是政府部门服务规范落实难,惠农政策到位难等问题。
    近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家保险公司已开出尝试引进和应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方法和手段,改进承保理赔流程,规范经营,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如人保财险积极探索基于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以遥感技术为核心,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以全球定位系统为辅助,打造“天空地”一体化的保险立体服务体系,实现“按图承保”和“按图理赔”。中华财险与国家农业信息中心共同成立的农业保险地理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建立以互联网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及手持移动设备共同组成立体式查勘定损的种植险应用体系。太平洋保险作为后进入市场的经营主体,直面农业保险服务中的痛点和难点,主动进行创新,联合中国农科院共同研发“e农险”。本文深入阐述太平洋保险“e农险”经营管理体系,将“e农险”应用于气象指数保险,优化改造承保、理赔流程,提升服务能力,并探讨未来农业保险服务创新的发展方向。
           二、“e农险”经营管理体系介绍
         “e农险”是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农险经营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管理手段,精准匹配农险市场需求和服务标准,实现业务流程移动化、风险管控智能化和数据服务差异化
           (一)四大核心板块
            1.移动应用平台
           通过搭建农险经营管理移动应用的基础平台和运行载体,实现农险经营管理信息与后台核心业务系统的有效实时对接和信息数据共享。
           2.app软件应用
           通过开发嵌入农险保单销售、承保理赔和业务管理的移动应用程序,改善农险经营管理效率,提升农户服务体验。
           3.物联网技术应用
           通过应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拍技术,采集数字化地理位置信息和影像资料,运用养殖险电子耳标芯片识别器和远程视频监控技术,有效提升了农险承保验标和理赔查勘的精准度,大度提高了风险控制能力。
           4.业务流程再造
           通过综合运用移动应用平台、app软件和物理网技术,推动农险核心业务系统的流程再造和升级换代,实现适应移动互联发展、操作简便、实时高效的操作流程,促进农险经营管理转型发展。
            (二)主要应用功能
           1.影像资料采集处理
           “e农险”影像采集处理功能解决了农险常规承保理赔操作费事费力,容易出错的问题。未来,该功能将基于业务员操作运行经验,推广运行到投保户自行操作界面,进一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2.标的地理信息处理
           应用“e农险”后,只需在移动端打开现场基础地图,经过人工辨别,可便捷地勾勒出标的四至,并自动测算出面积,代替了以往运用各类传统测量仪器丈量后拍摄导入后台系统的繁琐操作。同时,生成的数字化地理信息,可为后期理赔、运营分析及风险区划提供支撑。
           3.电子芯片识别应用
    “e农险”在养殖险领域使用植入式电子芯片,不易掉落,容易识别,安全可靠。通过识别器与移动设备互联,实现芯片信息自动读取存档,减少了养殖险标的识别的操作难度和成本。
           4.无人机航拍应用及卫星遥感
           无人机作为辅助种植业(含林木)保险验标的外设工具,主要应用于大面积种植业保险承保和理赔上。承保时,无人机可以方便明确标的的位置四至和验证,了解标的生长状况;理赔时,可以了解受灾地块的面积和边界,确定受灾程度。在无人机应用的基础上,增加了卫星遥感、旋翼机航拍模块,并形成综合应用体系,为承保验标和理赔查勘提供了高效工具。
        “e农险”目前已升级至3.0版本,继客户端保单赔案自助查询、电子分户凭证、承保公示、理赔公示、灾情预警之后,又上线远程专家坐诊、农险一张图、应用实验室等功能,大大提升农业保险服务水平。
           三、“e农险”在气象指数保险上应用实例
           慈溪是著名的杨梅之乡,现有杨梅栽培面积10余万亩,常年产量3万吨以上。杨梅种植业既是当地农业支柱产业,也是山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然而,杨梅上市期间正值梅雨时节,采摘期持续降雨易造成杨梅产量和品质下降,给广大农户带来经济损失。为此,太平洋产险宁波分公司从市场需求出发,结合当地气象条件,开发了杨梅降雨气象指数保险(以下简称杨梅保险)。该项目于2016年落地试点,2017年承保区域扩大至慈溪横河、匡堰和桥头三个杨梅主产区乡镇,投保383户,参保面积11720亩,提供风险保障2344万元。
           然而,由于杨梅保险的保险期间较短,承保、理赔工作较为集中,加上当地政府部门和农户十分关注该产品,对保险公司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太平洋产险宁波分公司依托上海总部技术支持,在杨梅保险承保过程中全面应用“e农险”体系中的验标助手功能进行验标,并研发上线“自动理赔”功能,再造气象指数保险业务流程,实现快速精准验标、快捷无误赔付。
           (一)验标助手应用
           公司坚持验标到组、验标到户的工作原则。针对以村为单位的集体投保,业务人员对村组进行验标;而以农业企业、家庭农场、村经济合作社或种植大户(投保作物在100 亩以上)为名义的个体投保,坚持每户验标。而杨梅栽种区域分散,若依靠传统方式进行承保验标,工作量大,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太平洋保险应用“e农险”实现快速精准验标,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1. 功能简介
           验标助手主要实现农险(包括:种植险、养殖险、林业险、指数保险、涉农险)信息采集、上报、归档和审阅。具体业务内容如下:
          (1)在核心业务系统已有投保单基础上,完成现场信息采集,如标的所属范围的空间图形信息,影像资料等。
          (2)承保人员在移动设备上可以浏览无人机影像,并基于无人机影像勾画标的空间图形信息。
          (3)实现采集信息的远程网络上报,网络通畅情况下,采集信息可以快速传至后台,网络信号欠佳时,采集信息暂存在移动端。
          (4)实现采集信息中的影像资料的自动归档,即影像资料自动传输到核心业务系统中所属投保单及相应影像目录中。
          (5)读取大疆无人机app应用里的照片,支持按照日期查询并添加到e农险对应的投保单下。
          (6)实现对采集信息的地图式浏览,即可以浏览地图、浏览空间数据、浏览承保影像资料及其所在地图上的空间位置,这种浏览方式能够灵活嵌入到公司现有业务系统中。
          2.操作流程
           首先,保险公司出单人员在业务系统内录入投保人基本信息,生成任务;然后,业务人员手持装有“e农险”app应用移动端,通过验标助手认领任务;到达现场后,利用GPS进行定位,采集地理信息;最后,拍摄包括投保单、被保险人信息(证件、账户)、土地流转及承包协议或村盖章证明、验标记录表、验标照片等资料,并最终上报业务系统。以下为操作流程图:

           图1  验标助手业务操作流程
           3.“e农险”验标与传统常规验标对比
           传统常规验标工作,费事费力投入大,采集的资料证据无力效果差,而应用“e农险”验标,不仅简化了承保验标流程,而且提高了资料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农户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高。具体通过下面一个表格对二者进行比较。
           表1  传统理赔流程与自动理赔流程对比
    项目 传统常规验标 e农险验标
    地理信息
    采集处理
    测亩仪丈量或人工丈量,纸质地形图甚至草图,人工拍摄、导入 打开app,呈现卫星地图,人工辨认标的的四至并在屏幕上勾画,保存并自动上传存档
    影像资料
    采集处理
    照相机拍摄,照片导入电脑,人工辨别、挑选、区分,寻找对应投保单,导入影像系统 打开app,指认投保单及影像类型拍摄
     
           (二)自动理赔应用
           太平洋针对气象指数保险特点,再造理赔流程,将第三方气象数据与业务系统对接,一旦触发起赔线,便可自动判赔,实现了快速、准确理赔。
           1.具体操作流程
           首先,保险公司理赔人员登陆e农险,点击进入e键理赔。杨梅保险的e键理赔模块后台对接国家气象局数据端口,如保险条款中约定的气象条件触发后将自动进行报案。接着,系统根据保险方案理赔处理规则,按照预先设定的理算程序,进行赔款自动计算;在系统自动理算完成后,核赔人员通过险情监测功能核对气象数据,若发现错误则进行人工纠偏干预处理。然后,由系统开具由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证明,作为理赔证明文件。最后,理赔人员通过点击核赔,启动财务支付流程,赔款将汇入被保险人农户的账户。流程图如下:

           图2 自动理赔流程
           2.自动理赔与传统理赔对比
           表2  传统理赔流程与自动理赔流程对比
    项目 杨梅传统理赔 杨梅自动理赔
    报案 客户报案 根据险情监测自动报案
    立案 人工立案 系统自动立案
    查勘、定损、理算 人工进行相关操作 系统自动完成所有步骤
    审批、复核流转人次 4人次 1人次(首席核赔直接核赔)
    单证要求 出险通知书、理算清单、气象证明、审批表、综合报告书 气象证明系统自动生成,其余单证可通过e农险系统生成
    理赔时效 3-4个工作日 3-5分钟
           
           (三)小结
           “e农险”在杨梅气象指数保险应用中,实现了三大服务创新:
           一是服务理念创新,由被动理赔转变为主动服务。“e农险”自动理赔可实时接收第三方数据,一旦达到起赔条件,主动通知农户进行理赔,一改接农户报案后理赔的传统方式。
           二是服务技术创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承保理赔更加规范和精准。
           三是服务内涵创新。随着“e农险”农情早知道、风险区划等一系列功能上线,丰富了服务内涵,改善了农户体验。
           四、结语与展望
           近年来,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给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带来了深刻变革。在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太平洋保险联合中国农科院创新研发“e农险”经验管理体系,在“互联网+农业保险”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e农险”在气象指数保险上应用,实现了快速精准验标和理赔流程再造,节约运营成本,改善农户体验,提升服务水平。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发展和应用,将改变传统金融保险信息模式,促进保险交易形式的电子化和数字化。未来,农业保险将以“技术服务客户”为发展方向,提供农户保单自助查询、赔案进度实时反馈、养殖业远程监控等增值服务,构建智慧农业平台,实现精确化、智能化,公开透明化,更加符合合规经营标准,更加精准满足农户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乐,潘耀忠,王晓东,代佳佳,林辉平.2016.基于3S技术农业保险“精确承保与快速理赔”[J].卫星应用。
    2. 袁春兰,华晓,吴园一,王锡兴.2017.“互联网+”背景下江苏特色“三农”保险创新研究[J].金融纵横。
    3. 潘胜莲,2016.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业保险发展的新路径[J].决策咨询。
    4. 杨洋.2017.互联网助推国元农业保险公司供给侧改革创新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

    上一篇:保险创新统计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下一篇:医疗责任险经营局面尴尬的原因浅析